技術革新是行業發展的動力,安防行業的“碎片化”場景需要實現技術的持續迭代與創新才能滿足更多領域個性化的需求。在整個發展進程中,企業作為創新的發起者,只有足夠的技術壁壘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并占得先機。當下的安防行業尤其如此。傳統安防巨頭、數字化ICT企業以及互聯網行業的領軍者都把安防行業作為邁入智慧城市的鋪路石,勢在必得。不僅是自身發展的需求,創新研發更是企業能夠不斷參與市場競爭的“試金石”。漢王智遠多年來一直深耕安防行業,憑借自身在生物識別領域的技術積累,在當今人工智能不斷融入安防行業的時期,逐步構建起以自有技術為核心的AI技術壁壘,同時堅持落地應用與技術產品創新研發相融合。
本期《中國安防》有幸請到北京漢王智遠董事長兼總經理黃磊先生,對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落地應用情況、人臉隱私安全方面的保障、未來幾年內人臉識別的發展突破以及漢王智遠未來的發展重點等方面進行深度探討。
《中國安防》: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各行各業深受疫情影響,對安防行業的影響也很大,那么漢王智遠在疫情防控方面有推出哪些黑科技產品?
黃磊:在2020這個特殊的年份,從疫情爆發后的復工復產,到目前的井然有序,無不彰顯著政府的主導和民眾的齊心協力。漢王智遠充分發揮核心技術優勢,高效打造“人形識別+口罩檢測+無感測溫+大數據聯動”綜合防疫系統,將AI貫徹落實到防疫工作中,為防疫工作增添了強大助力。在硬件形態上,公司發布了青玉版、翡翠版等多款可見光新品,可應用于門禁、閘機等各種通行,安全性和可靠性高;在識別算法上,優化和提升了摘戴口罩的精準識別率,大大提高了通行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可有效防止人員聚集;集合體溫檢測,能在距離人臉30cm到50cm的情況下檢測人員體溫,對體溫過高的人員進行實時報警,并且限制其通行,能夠準確發現潛在的疫情人員,阻斷傳播源;搭載e臉通綜合管理平臺,通過整合視頻監控、人員管控、車輛管控、門禁管理、居民信息管理、報警管理、物業管理等模塊,有效提升多應用場景的安全性、易用性和便捷性,平臺主動進行檢測、識別,對未佩戴口罩及超溫人員自動報警,提醒防疫管理人員做到主動式防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視頻結構化取得長足進步,在鐵塔、油田等多個項目中得到大范圍應用。視頻結構分析應用最前沿的深度學習算法和先進的大數據架構與存儲方案,配合智能前端攝像機對視頻圖像資源進行后臺智能結構化處理,將視頻圖像中出現的活動目標進行結構化分析,采用由粗到精的策略對圖像進行快速分析--目標進行粗略定位與分類,對目標進行精確定位;多任務人車屬性分析;采用語義分制進行火和煙霧的分割技術,多次在實踐中成功預警,挽救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中國安防》:漢王智遠多年來一直深耕安防行業,憑借自身在生物識別領域的技術積累,不斷推出面向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慧園區等領域的解決方案,請您談談實際的落地應用情況?
黃磊:安防產業在人工智能的驅動下由“看得見”“看得清”向“看得懂”轉變。隨著大量人工智能產品的不斷推出,客戶對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提出更為細致、專業的要求,進一步推動技術升級以及在行業應用的深化。漢王智遠在無約束場景多模態人體識別、3D人臉識別、行為分析以及視頻結構化方面具備獨特優勢,運用AI核心能力,結合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及5G等相關技術,實現了完整的集成化解決方案,打造了完善的智慧園區管理平臺、智慧社區管理平臺等,通過建立智慧平臺生態圈,有效地推動多智慧領域的建設。實際應用案例如下:
某銀行項目:實現了對全國1000多個網點,4萬多名員工日常考勤的統一管理。業務場景包括多地域考勤、異地移動考勤、智能排班、審批流程配置、智能報表一鍵導出等智能考勤應用。
某地公安局項目:結合智慧安防和智慧辦公的最新技術,把人工智能的技術優勢轉化為管理智能化,從而便捷高效人性化地實現智能考勤、門禁、訪客、消費、車輛管理等,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規范化。業務場景包括無感門禁、訪客預約、智能車輛管理等綜合應用。
某社區項目: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平臺、統一管理”的設計思路,形成了公安、綜治、街道、物業多方聯合的立體化社區防控體系,提升社區防控智能化水平,提升居民居住幸福指數。業務場景包括智慧安防人車通行、出租屋管理、房屋使用管理、關愛人員應用、巡更管理、物業報修、廣告運營等綜合應用。
某工地項目:為了更好地落實建筑工地實名制管理工作,建設進出場門禁系統,采用人臉識別進行電子打卡,不具備封閉式管理條件的工程項目應采用移動定位、電子圍欄等技術實施考勤管理,相關電子考勤和圖像、影像等電子檔案集中管理和保存。業務場景包括實名制身份認證、智能考勤等智慧應用。
《中國安防》: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快速發展,漢王智遠在人臉隱私安全方面做了哪些保障?
黃磊:目前確實存在著一些人不愿意錄入自己的人臉信息,認為人臉信息泄露、非法提供或者濫用,將極易危害自身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比如杭州野生動物園人臉識別第一案。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隱私保護成為了社會熱點,國家層面也相繼出臺了相關規范和法律法規,其中比較重要的是《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另外,2020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開始收集意見,相信也會很快推出,同年12月1日天津市通過了《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這些都是個人隱私保護方面的大事。其實隱私安全也是信息安全的范疇,隱私保護與信息安全是全體社會成員的責任。具體到漢王智遠,我們從產品研發到應用落地的各個環節,積極把相關法律法規落到實處,防控各類隱私信息安全漏洞的產生,同時漢王智遠也在主動進行相關隱私保護標準體系的認證工作。人臉識別在安全和隱私方面帶來的隱患和挑戰集中表現在活體檢測漏洞、系統本身識別率不足百分百、人臉數據存儲安全性這三個方面。針對上述問題,漢王智遠人臉識別技術也相應地做了一些防范,譬如通過動作、唇語識別、聲紋識別等對人臉識別技術進行彌補。除此之外,還可以將整個驗證流程復雜化,在人臉識別之外加一些其他的安全措施。在法律層面,國內的一些機構和律師事務所正在牽頭起草相關的法律文件,不單單是從識別環節,而是從人臉識別樣本的存儲和加密方面做了一些標準化的規定。《中國安防》:您對未來幾年內人臉識別的發展怎么看?您認為會有哪些新的突破?黃磊:隨著人臉識別的行業需求不斷擴大,人臉識別解決方案不斷完善,落地場景更加靈活多樣化,切實滿足解決行業需求,例如智能家居、辦公等領域將有更深入的應用。同時,隨著人們對隱私等更加關注,人臉識別的使用也會更加規范。技術方面,人臉識別能力不斷提升,安全性能不斷加強,準確率更高和場景約束更少,可以在更簡化計算設備上應用部署。此外,隨著3D人臉庫的完善以及設備成本的降低,3D技術將有很大發展空間。《中國安防》:目前AI在安防行業的趨勢已經勢不可擋,整個行業進入同質化比較嚴重的階段,漢王智遠是怎么在市場中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黃磊:人工智能行業市場空間足夠大,競爭或相互制衡不是主基調,共贏和增長才是當下的主旋律。整體來看,即便是在疫情疊加、美國制裁等因素下,絕大多數人工智能企業都實現了30%~50%的增長,這就是行業現狀。技術和需求的不停迭代會繼續促使整個行業螺旋式上升。人工智能領域也有競爭,但競爭是局部的。從行業角度來看,各類人工智能企業的基因和運營模式不盡相同,所以很少在市場上有面對面的PK,也就是說,硬碰硬的競爭其實很少,沒有商業模式上的競爭,市場仍然是藍海。政府的高度重視會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各企業的競爭無疑會更激烈,但同時業績也會更好,這是我的主觀判斷。就漢王智遠本身來說,公司骨子里擁有技術創新DNA,作為一家技術型公司,從企業創始就在人工智能領域深耕細作多年,憑借近30年的持續研發積累,與當前人工智能領域的獨角獸巨額投入相比,漢王智遠在AI方面以高性價比的資源投入建立了各項核心技術壁壘,并以獨特的經驗和優勢將目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人工智能技術轉化成落地應用成果,從而取得相應的市場回報。《中國安防》:您認為人工智能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是什么?技術方面會有哪些新的突破?黃磊:遠程醫療、在線教育、共享平臺、協同辦公、跨境電商這五大方向在疫情期間獲得了極大的關注,而只要跟它們相關的業務基本都能獲得比較好的收益或增長。以漢王為例,公司在線教育及跨境電商業務都取到了豐碩的成果,比如漢王的手寫板與繪畫板業務就為在線教育提供了很好的人機交互工具,而我們的數字繪畫產品主要通過Amazon、e-Bay、Express、wish、Lazada等20多個跨境電商平臺銷往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公司還開通運營了15個國內外獨立站點,海外電商渠道及公司品牌的建立和完善或將帶動相關其他品類的產品銷往海外市場。所以,這五大方向就是未來幾年人工智能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能夠快速增長的行業方向。《中國安防》:新的一年到來,漢王智遠的發展重點是什么?未來有哪些新的發展方向?黃磊:《心經》里講,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其實這些都能跟人工智能關聯起來。人工智能特別是智能交互技術,其實就是賦予機器以人類的感知,從而形成一些能對未來社會有真正促進的前瞻性技術或產品。漢王智遠的公司使命正是“讓機器更懂你”,我們的企業愿景是成為世界領先的智能交互技術、產品與服務提供商,而漢王智遠也正在以AI技術的力量努力改變著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正在研究的嗅覺識別。技術成熟后,將其應用到機器人身上,代替人類去一些敏感的場所,如石油泄漏、糧食腐爛,甚至是品酒等等,這些都是技術為人類社會所做的貢獻。總的來說,人工智能就是以技術為核心,以產品為支撐,為社會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讓人民群眾從科技與智能的迭代發展應用中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來源:“中國安防協會”公眾號)
|